國人肩膀疼痛的盛行率相當高,每五人就有一人經歷肩膀疼痛,許多人以為肩膀疼痛舉不高就是五十肩,然而因為五十肩造成肩膀疼痛的比例卻只有1成左右,因此欣欣老師這次要破除大家對五十肩的迷思,趕快來了解吧!
肩關節構造
在帶大家破除迷思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肩關節包含了那些構造。肩關節由三塊骨頭組成,分別為鎖骨、肩胛骨和肱骨,周圍有許多條肌肉附著在上控制肩關節的動作,其中的旋轉肌群還扮演穩定關節的角色;在骨頭與骨頭之間有許多條韌帶負責將骨頭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在骨頭與肌肉之間還有滑液囊做緩衝,避免肌肉被骨頭摩擦受傷。
把表層的肌肉切開,可以看到鎖骨、肩胛骨和肱骨之間有許多條韌帶附著在上面,負責穩定肩關節,其中三條盂肱韌帶形成關節囊將肱骨頭固定在肩胛骨上。
肩關節動作
肩關節為球窩關節,顧名思義就是由像球一樣的肱骨頭鑲在肩胛骨的盂窩上,因此可以做360度的活動,可以分成三個平面的動作,如伸展/屈曲、外展/內收、內轉/外轉和水平內收/水平外展。
認識五十肩
正式名稱為「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因為好發年齡在40-60歲之間,俗稱五十肩或冰凍肩。女性發生的機率比男性還要高,在五十肩的患者裡有七成為女性。五十肩的成因是包覆在肩關節周圍的關節囊發炎和沾黏,造成肩膀疼痛和活動角度受到限制,可以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原發性的五十肩常常找不到原因,然而研究發現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和甲狀腺機能亢進和五十肩有高度相關性;次發性的五十肩可能是拉傷、挫傷、車禍後,肩膀疼痛不敢動,導致肩關節沾黏;或是手術後,肩膀長時間不動也會沾黏。
五十肩4階段
疼痛期(第1-3個月)
嚴重的夜間疼痛且不動也痛,但肩膀的活動度不受影響
結冰期(第3-9個月)
關節囊開始沾黏,肩膀活動度開始受限
冰凍期(第9-11個月)
疼痛減緩,但肩膀活動度受限最嚴重
解凍期(第11-24個月)
冰凍肩逐漸解凍,活動角度慢慢變大
五十肩的症狀
- 睡覺壓到肩膀會痛
- 睡覺時因為肩膀太久沒動會疼痛,甚至痛醒
- 無法穿脫 T 恤或梳頭髮等需要將肩膀的抬高超過90度的動作
- 女性在穿脫內衣時,肩膀活動會有困難
- 走路時手臂不敢擺動
診斷和評估
骨骼肌肉超音波
可以馬上辨別肌腱或韌帶是發炎、鈣化還是撕裂傷、關節是否發炎、積水,以及單純的原發性五十肩抑或是先有其他病灶導致續發性五十肩
動作受限模式
五十肩是關節囊沾黏,會出現「關節囊受限模式」,關節受限模式主要有三個動作受到限制,動作受限的程度依序為外轉>外展>內轉,因此患者通常會抱怨手無法從旁邊舉高
自我檢查
手抬高
患側手試著抬起來看看能不能抓頭搔癢或是梳頭,拿吹風機吹頭的時候會不會疼痛
抓背部
患側的手無法伸到背部或伸進臀部的口袋,女性則無法拉扣內衣後面的扣子
往前舉
手向前舉高無法舉到耳朵旁邊,且會有明顯聳肩的動作
若以上這三個動作都有明顯的困難和受限,很有可能就是五十肩,建議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做進一步的診斷和評估。
治療方式
物理治療
儀器治療: 熱療和電療等儀器可以放鬆緊繃的肌肉和關節囊,增加組織延展性,也能夠降低疼痛,僅適用於初期和中期
徒手治療: 用關節鬆動術將關節囊鬆開,並徒手放鬆周圍肌肉組織,可改善肩膀活動度,可搭配藥物或注射治療
運動治療: 初期以較和緩的運動如鐘擺運動來活動肩關節,到中後期要做牽拉運動把關節拉開
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常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以控制疼痛、降低發炎,只有短期止痛,效果不持久
關節腔注射
將類固醇注入肩關節囊,降低發炎改善疼痛,適用在初期和中期五十肩,效果非常快速,但女性的副作用較高,可能會臉部潮紅或月經不規律
五十肩 v.s. 肩夾擠
另一個常見的肩關節疾病為肩夾擠症候群,是造成肩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肩夾擠症候群為肩關節軟組織在手舉高時被肩峰骨頭夾到產生的關節疼痛,但不像五十肩有明顯的動作受限,只有在特定的角度下才會不舒服。
總結
肩關節是全身最靈活的關節,然而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之一,所牽涉到的問題也較複雜,因此在治療前,需要先經過物理治療師的諮詢和評估,找出造成動作困難的原因,才能給予最適切的治療。

.jpeg.png)
.jpeg.png)
留言
張貼留言